彻底解决根结线虫?有方法
近年来由于土壤生态环境人为的改变(大量肥料,农药施用)根结线虫这个原本并不主流的靶标,成为近年来头疼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根结线虫及它的温床:酸性土壤。
【资料图】
根结线虫 属于根部虫害也可以算成土传病害(土壤酸化),根结线虫一但发生会导致农作物生长迟缓,叶片变小、变黄,呈点片缺肥状,不结实或结实不良,严重时生长停滞,节间缩短,植株矮小甚至萎蔫。根部须根上出现大小不一的疙瘩,初期根结线虫比较好治愈,后期发生严重植株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PH值在6.5以上时,属于中性土壤,几乎不发生。
PH值在6.5~6.0时就需要严格防范。
当pH值在6.0~5.5时就会出现线虫危害。
也就是说,土壤酸化越厉害,线虫发生就越严重。
错误理念:治大于防
目前大部分农户们在防治理念上偏重于治,而忽略了“防”的重要性,要等到作物地上部分出现病害症状,再去进行治理,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而且在药剂选择上,一般选用,速效药剂,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最常用的是噻唑膦)不但使线虫产生抗药性,还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使作物的根系受损(噻唑膦对作物的根系有破坏作用),破坏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打破了土壤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恶性循环,致使线虫危害越来越重,加大了防治难度。
根结线虫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治疗,并且一定要选择绿色、健康、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选用微生物农药(光合细菌:嗜硫小红卵菌,淡紫拟青霉)+化学农药(氨基寡糖素*噻唑膦),灌根使用,能有效的控制根结线虫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调整土壤生态。
线虫常用药剂特点:
噻唑磷(伤根)药效不到一月,阿维菌素也只有7天药效。
根结线虫治愈后想要不复发要做什么措施?
当根结线虫治愈后一定要进行土壤的调理,就是土壤改良,具体要从这两方面下手:
增施有机肥、海藻、黄腐酸调理土壤PH值,促进根系发育,主根伸长、须根增多、根粗根白、根系发达、根壮苗旺、促使养分吸收。还可以缓解过砂过粘贫瘠土壤,改善板结土地;促进土壤中矿物质及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吸收转化,促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合成,提高肥效,缓解缺素症。
防治线虫,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药防治+改良土壤,标本兼治。这样既能保证当季收成,又能彻底解决线虫问题。当然改良土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