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森的爱国者,比勇敢的心好一些,但也就好一些而已【看电影聊军事01】 环球热资讯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来到古斯塔夫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探寻火与马的时代,那个火焰和战马的年代。
根据上一期节目最后的预告,本期视频是结合电影谈谈步兵战术。有道是先苦后甜,我们就先从整体而言颇为糟糕的《爱国者》谈起。
2000年上映,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战争片《爱国者》在商业上还算成功,全球票房达两亿美元,在那个年代算是不错了。但要说起其中的内容,不免就有些荒诞。当然,这部荒诞的电影倒是刺激史学家理查德·霍姆斯发出动议,休·比切诺据此撰写了《叛军与红衣军》以正视听,也算是意外收获。
(资料图片)
我们不妨从电影中段,男主加入大陆军后讨论战略态势的场景开始吐槽。
这里通过对话展现了独立战争整体态势,表明大陆军需要在南线拖住康沃利斯的英军主力,至于南线本身,得撑到法国援军过来才能改善局面,大概多久能到,至少得六个月吧……
作为七年战争老兵,男主自然不信任相互杀戮过的法国人,然后就突然冒了一个法国人出来,讲了句法语Absolument(绝对的),意思是我们法国军队绝对会前来支援。
这里看似没什么问题,法国的确是大力援助了美国独立战争嘛,日后有许多法国名将出现在北美战场,比如说拿破仑的参谋长贝尔蒂埃当时就以上尉身份援美一年。
于是嘛,安排一个法军第7轻步兵团的让·维尔纳夫少校过来飙两句法语也算正常,总比完全无视好。
等等,第7轻步兵团?这个番号打根儿上就错啦!只有革命后的法兰西共和国才会给步兵团配上数字番号,革命前都是地名或人名作为番号。吐血援美的那可是路易十六,电影里如此糟践波旁王军,于心何忍呐……真要让路易十六看到这段,估计能自己把头缝上过来找编导算账了。
接下来切换到最后这场大决战,它是杂糅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南方战场的几场经典战例,这种做法算是电影常态,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过具体细节就令人发指了。
首先,吉布森扮演的男主本杰明·马丁穿着太随意了,按照18世纪北美的习惯,即便是在大陆军乃至民兵里头,这样的装束都不大适合在公开场合露面,更不用说带着一个团参与面对面的战斗了,哪怕是穿成他手底下民兵那样,都更贴近历史。
男主马丁这里和他的法国朋友维尔纳夫少校聊了聊家庭,谈了谈维尔纳夫尚未成年的两个女儿。这个本身没啥,不过呢,观众们要是知道作为马丁原型之一的“沼泽之狐”马里昂(Marion)曾是个劣迹斑斑的性侵嫌犯的话,这段对话听起来就有点……不大对头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看看历史上的马里昂着装,可见就算这种草莽人物,战时也不会像电影里的马丁这么着装随意。
接下来我们看看英国人的队列。屏幕上这么大一个范围,大概数一下,应该是150多名群演代表英军出场。
150人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单位?你可能会觉得这该是一个大一点的连。不过,在历史上的美国独立战争南方战场,由于原本就缺编,加上非战斗损耗严重、补充困难,英军的1个步兵营往往只有200多人能够投入战斗。
所以,我们这里大概可以把屏幕里的英军视为1个不满编的营,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图中的军旗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一二三四五六七……可能是八面整。
那就起码得是4个营了,因为英军每个营都会配备1面王旗和1面团旗。
我们还得知道一点,由于英军步兵营人数稀少,而且往往会卷入散兵战乃至其他形式战斗,到了独立战争后期,许多步兵营已经养成了不带军旗投入战斗的习惯,所以,《爱国者》这里的营规模虽然还算正常,但军旗数量无疑是大大超标了。
不过,这也算是许多电影里的老毛病,战旗飞舞制造气氛嘛,你看《滑铁卢》里头法军鹰旗也是一样大大超标,倒是《巴里林登》里的旗帜用得很克制,比较写实。
接下来,英国王家炮兵出场了。
首先,英国炮兵制服错了,如下方画作所示,当时应该是以蓝为主的,当然,可能是编导觉得用蓝衣会让观众误解吧,还是用了和步兵类似的红。
其次,图中这个压根儿不是野战火炮,大概是24磅的攻城重炮,那时候就不可能被拉上野战战场。至于英军火炮具体状况,我们可以看一看1779年出版的《通用军事辞典》(An Universal Military Dictionary),里头就列出了当时英军各类火炮的口径和弹径。
折算成公制单位,大概是
1磅炮口径:51毫米
3磅:74毫米
6磅:93毫米
9磅:107毫米
12磅:117毫米
18磅:134毫米
24磅:148毫米
也就是说,能让你把拳头塞进炮口的火炮,那基本都是12磅以上级别了。
至于1磅炮的口径,那其实跟掷弹筒差不多。
3磅炮口径跟七五山炮差不多。
6磅炮口径跟小钢炮(九七式90毫米轻迫击炮)差不多。
历史上的南方三大战卡姆登(Camden)、考彭斯(Cowpens)、吉尔福德县府(Guilford Courthouse)里,英军动用的最大口径火炮也不过是9磅而已,比较活跃的是6磅和3磅,有时候连1磅的小玩意儿都能派上用场。然后是浩浩荡荡的英军队形。
根据密密麻麻的军旗,姑且我们把一群百十号人看成步兵营吧。
那营和营之间的前后距离就拉得太近了。英军一般是两条战线,每条战线由若干个左右相邻的营横队构成。
至于两条战线的前后距离,那前后两个营横队之间得有两三百步,二百米左右。
要是忽略军旗,假设英军步兵营能够满编(但这个你就是把乔治三世卖了他都做不到)。
把一坨百十号人当作连或分营,那倒是可以视为以连或分营为单位的营纵队。
不过,独立战争里英军还不会把纵队当作战斗队形,这么用那得等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法军。总之这个队形可以弃疗了。
接下来看民兵整队。
Dress ranks就是整队口令。
不过,本片编导理解的整队就是每人前进两步?
哪怕是民兵,整队也是得让军官和士官确保队列齐整,各人占地空间恰当的。
再看英国掷弹兵。
这部电影里也出现过两三个熊皮帽掷弹兵的场景了。和一些坊间传言不同,熊皮帽是英国掷弹兵的传统装备,并非滑铁卢战后从法军老近卫军那里学来。
不过,当时的熊皮帽一般用在礼仪而非实战场合,所以,《爱国者》里的熊皮帽掷弹兵虽然本意是好的,其实还是稍微欠缺点考证。
英军队列里出来个黑人也很奇怪,当然,英国的确招募了许多逃亡黑奴参军,也有一些效忠派的英军辅助部队是黑白混编,但他们在英国正规军里一般是充当杂役,至多也就鼓手,不会作为队列里的持枪士兵投入交战。
好了,激动人心的横队交火开始了。
其实,大陆军一般会选择栅栏、简易胸墙之类的掩蔽物,指望在交火里占便宜,然后找机会脱离接触,跑到下一块阻击阵地,利用时间差继续拿着装填好的枪支投入交火——关于这一点,阿尔帕西诺那部《革命》刻画得不错。
面对这种牛皮糖般的敌人,英军步兵不会讲究什么谦让,不会做让敌人舒舒服服展开第一轮齐射的事情,一般是推进到距离大陆军100码(约90米)左右,射击一到两轮,接下来就狂呼乱叫地刺刀冲击了,要的就是一个热血,一个速度。
像电影里这么近距离的话,实战里英军早就已经上刺刀冲击顺便追杀大陆军了。有位亲历过卡姆登战斗的大陆军军官威廉斯(Otho Williams)这么写过:
英军一边开火,一边欢呼,狂暴地推进,这股狂暴让全体民兵陷入慌乱,他们基本都扔下已经装填好的武器转身逃跑。
对面的英国军官干脆说:
我军端着刺刀冲进敌军正中,就像老虎和狮子在捕食猎物一般。
顺便吐个槽,立起来的这俩列队辅助标记怎么后期没给去了啊……
英军军官的位置也是错的,虽然行进接敌的时候要在队伍前面,但在交火之前必须退到队伍后面,不然你还真想士兵集体枪毙军官啊……
当然,如前所述,刺刀冲击虽然很常见,但刺刀战并不多见,《革命》里的拍法相对合理,《爱国者》里的两军刺刀对刚就纯属美式团体操表演了。
这里的实心弹必须夸一夸,电影里少有的军事历史亮点。尤其是剁脚威力展现得很淋漓尽致。
近代战场上,经常有人不知轻重地拿脚去挡看似缓慢的实心弹,结果成了残废,此类悲剧可谓层出不穷。
接下来是民兵假装撤退,这倒是有历史根据的,历史上的考彭斯之战就有这样的战术。不过,英军正常情况下应该追一段就停下来整队,不是一路穷追,而且民兵纪律性和能动性也太强了一些,谁能告诉我他们是什么时候又装填了一发的呀……
接下来,英军后续的预备队和美军又开始排队枪毙了,我不知道编导是不是参考吉尔福德县府战斗时被名称迷惑了,所以特意造个县府让两军开打……
最后的团体操和黑帮斗殴就没什么可说了,也就康沃利斯下令炮兵无差别开火这事儿值得一提,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
不过呢,美国人确实喜欢编康沃利斯这种“专制君王鹰犬”不分敌我无差别射击的段子。
好了,今天的看电影聊军事到此结束,应该说《爱国者》虽然总体上不大行,但多少还是有些历史根据,至少比同一主角的《勇敢的心》好了太多。
从历史角度来说,如果满分10分的话,给《勇敢的心》只能打1分,但《爱国者》还是能拿到5分的。
下一期视频里,我将为您带来达武元帅的黑历史,讲一讲他如何在埃及战场被马木留克打成了同僚口中的“阉鸡懦夫”。
参考材料:
美国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多国合拍电影《滑铁卢》(Waterloo)、英国-挪威电影《革命》(Revolution)、英美电影《巴里·林登》(Barry Lindon)
Babits, Lawrence E., A Devil of a Whipping: The Battle of Cowpen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8.
Bicheno, Hugh, Rebels and Redcoats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Harper CoIlins Publishers, 2004.
Gooding, S. James, An Introduction to British Artillery in North America. Ottawa: Museum Restoration Service, 1965.
Spring, Matthew H., With Zeal and With Bayonets Only. The British Army on Campaign in North America, 1775-1783.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008.
Smith, George, An Universal Military Dictionary. London, 177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