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绣惠,千年古城的“文化担当”

2023-08-04 21:09:35 来源:掌上济南

鲁网8月4日讯绣惠,章丘古城县治,“三山两河两城”(长白山、女郎山、桃花山、绣江河、漯河、阳丘城、章丘城)在历史长河中交织,道不尽黄河之南、长江之北好风光。文脉渊源,一座古城的文化根脉,近百米的古城圩子墙,屹立千年的女郎山诉说着章丘人在此耕耘的美好传说。走在泉水汩涌而成的绣江河岸,阳丘古城、章丘古城印刻在群众心里的文化情愫,漫步河滩,畅游古城街巷,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成为这里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底气之一。

章丘八大景之一“锦川烟雨”观赏地公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梳理绣惠文化脉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力促文化转化,在探寻的路径中走出一条让百姓富裕的好路子。以文化为魂,奏响高质量发展之曲,绣惠有这个担当。寻一处有文化的地方,是灵魂深处的觉醒。宗祠、陈馆、非遗、县衙、府学、书院、文庙、城门楼子、圩子墙,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明赓续,在古城大地熠熠生辉,在生产生活中传承。资源丰富是绣惠的天然优势,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折射出这一方百姓的智慧。两千余年来,他们一直在此辛勤劳作,安居乐业。曾几何时,那一句“城里人”成了绣惠人骨子里的骄傲。如何将资源整合利用,让世界都知道“那好大的一棵葱”背后的文化故事,高质量走好文化“两创”之路,成为绣惠的选择。走进绣惠,读懂章丘,品味千年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绣惠,爱上章丘,这是绣惠的文化担当。寻一处有文化的地方,激起发展的力量。

章丘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茂李祠堂

龙山玉瓷,精美绝伦的不仅是其外观,从一堆石头变成能讲述章丘历史文化的文创产品,背后凝结着绣惠人勇闯新路的魄力和企业家的文化担当,上千万的研发资金投入,让石头变成玉瓷填补章丘有陶无瓷的历史空白,当地人戏称“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如果说玉瓷展现了高端大气的美,那么根雕、石雕、文玩、书画、戏曲则体现着老城人的传统技艺的高超。在绣惠,诸多传统民俗文化村落里集聚着流传民间手艺的老艺人,曾有人说他们是“老匠人”,是藏在民间的文化人。曾有这样一篇文章,高云老师供稿的《章丘古城叫卖声》,文章这样写道:古城大街上从东到西,常年有卖麻糖、卖烧饼、卖卷子的;卖香油、豆油的都有;还有染布的,锯盆锯碗的,收拾风箱的,换鞭梢的,磨剪子戗菜刀的等等。夏天,卖菜的,小葱换鸡子儿的,卖凉粉的,偶尔也来个卖冰糖葫芦的;秋冬春三季,卖豆腐的,卖包子的,卖烤肉的,卖火烧的,换油的,偶尔也来玩猴的、唱独角布袋戏的,各有千秋,可谓声声不息。叫卖声、吆喝声,声声入耳,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小型维修,应有尽有。走街串巷,送货上门,童叟无欺,方便百姓。别说,还真的留恋古城叫卖声。卖香油的敲当当,卖豆腐、卖花生油的敲梆梆。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章丘古城拍摄了一部反映古城改革开放发生巨大变化的专题片《古城春色》,是由已故著名央视播音员罗京配音,开头的引子就是从西关高亦吾故居胡同里走出推着木轮车敲梆梆卖豆腐的。梆子连敲,梆声清脆,声声入耳,早晨的时光,格外动听,这是卖豆腐的;而卖花生油的虽然也敲梆子,因为他的梆子窄长,缝大皮薄,敲出的声音沉闷:垹~梆、梆;垹~垹、梆……兼有“换~油——哩咧—”的吆喝声,与卖豆腐的极容易区分。

从高端的玉瓷到日常生活的用品,背后凝聚的都是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用当地群众的语言说,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文化何尝不是生活百味,何尝不是百姓生活的“营生”。绣惠,需要一次文化的觉醒。

优秀文博创意产品“最佳设计奖”:龙山玉瓷作品——李清照茶具

寻迹,从女郎山的起源到古城绣惠的文脉,有人说,女郎山埋着齐国大将匡章,“章子之丘”谓之章丘,这是章丘名字起源的地方。有人说西汉名侯章亥之女溺死于绣江河而葬于此得名女郎山。历史名人李开先、李清照、蒲松龄都曾经打卡于此,留下了不少名言佳句。李开先曾说“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说的是从北京往南去,女郎山是他能看到的第一座山,蒲松龄也曾有感慨“旧迹不知何处去,于今空说女郎山”,还有说曾经的《燕行图》里记录着明朝时期的韩国人也到此一游。从史料记载来看,“章丘”之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水经注·济水二》中的记载,“其经阳丘县(今回军镇)古城中。汉孝景帝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刘安为阳丘侯,世谓之章丘城”。众说纷纭中有一点无独有偶,章丘的名字起源与古城绣惠相联。章丘城一直是绣惠的标签。

女郎山顶葱仙子塑像

寻迹,当然离不开关于章丘大葱的农耕文化根脉,那“好大一颗葱”背后的故事,可不是一颗葱,谁能想到,就是这座充满文化色彩的女郎山,养育了这“章丘大葱”,汩汩的泉水汇成河,河里的水儿绕着山,一山一水相环绕,孕育的大葱获世界吉尼斯纪录称号。勤劳智慧的绣惠人一直用自己的朴实耕耘着泉水浇灌的沃土,让章丘大葱从这里走向世界。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家烤肉几百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难以忘怀的美食,来一口热乎乎的烤肉成为幸福的味道和记忆,甚至有广州的朋友驱车上千公里就为了目睹整头大猪烤着卖的奇景,尝一口这烤肉的味道。现如今位于绣惠的黄家烤肉传承记忆馆已成为全国各地美食主播的打卡地。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味道,美食在当地群众的情感里已上升到一种独有的文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家烤肉

恍然一跃上千年,两千年的阳丘古城回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商业繁荣,文化浓厚,号称是章丘城肇始之地。从回村的地域看,绣江河流经此处九曲而上,从地下河跃然成为地上河,景象之壮观在章丘无与伦比,从城池的设置到商业的布局,无不彰显着这一方百姓的文化智慧。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活的文化宝库,从建城之日起就一直延续着它独有的商业文明和城池文化,如今的回南大街绵延三里而不绝,千余家商铺林立,上万人聚集于此,千年的回村大集成为这里老百姓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绣惠的东关大集和回村大集,久负盛名,号称章丘境内第一大集,全省开展的黄河大集第一站或者说开集仪式就选择于此,每年赶大集的人流超百万之多,交易额超过亿元,这在北方的乡村是极为罕见的。

2020年,绣惠街道王金村出产的章丘大葱以2.532米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最长的葱

融合,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脉搏。数字,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绣惠正积极探索数字文化的融合,工农文旅的数字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王金村、桃花山新村已完成建设,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示范。新时代处处彰显着优秀文化传承的脉搏,数字将这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气息植入到现代文明的科技云中,让习惯于运用数字掌握知识的青年一代喜欢上这里,创造属于青年一代自己的历史机遇,绣惠正在探索,以文化的视角去予以探索。千年的文化脉搏通过数字的链接让大家穿越历史的隧道感受先祖在这片沃土上留下的传说。精神文明的延续,物质文明的传承,总是会在历史当中的某一阶段或时刻交汇。

章丘古城圩子墙遗址

绣惠,坚信能够承托起千年文化的载体与担当,勇毅前行。(通讯员 王永振)

标签: